关注微信/抖音二维码

关注微信/抖音二维码

时间:2022-04-19| 来源:四川省火锅协会| 阅读:2822

火锅餐饮人,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脚踏实地,一个脚印接着一个脚印走,实现着人生的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引领广大会员单位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特回顾优秀事迹,学习先进精神,传承五四精神继续用勤劳与智慧谱写美丽而壮观火锅乐章。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小龙坎。”、“减肥路上的坎,道道都是小龙坎。”这两句流行于网络的段子,深刻地说明了消费者对成都火锅品牌——小龙坎的认可和喜爱。

  而陈刚,正是这道“坎”的开创者之一,这位小龙坎联合创始人眼前的征途,不再是被规划的拟定赛道,而是无尽辽阔的星辰大海。

 

陈刚 

小龙坎品牌联合创始人

四川小龙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8年9月荣获“世界川菜领军人物”称号

2019年7月拜川菜大师兰明路为师

2019年9月荣获“世界川菜发展特别贡献奖”
2019年9月荣获“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川菜产业委员会联席主席”称号

 

“龙”马精神闯征程

 

  1984年陈刚出生在一对商人家庭,父母的经商经历让他在潜移默化中对商业产生了兴趣。其他同学想当科学家、宇航员的年纪,他想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其他大学生逃课睡觉的空档,他把自己调教成了餐饮老板。

  大二那年,陈刚接手了一家串串店,三天读书两天看店,两头跑的陈刚竟然在顺利毕业的同时,把铺面也给盘活了。他每天都泡在店里学经验,但师傅们老观念里不成系统的管理和对市场竞争的懈怠,让80后的陈刚倍感枯燥。虽然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但陈刚的骨子里仍期待一段乱石穿空惊涛拍浪的创业旅程。

  2014年,陈刚和几个年轻朋友在成都水碾河开了第一家小龙坎在此之前,他做过串串香、冷锅鱼、冒菜等门类,单干过,也和别人合伙过但结果并不十分理想。这次创业,陈刚希望有所不同,并从店名上就表现出他们的决心:

  “小龙坎”,是他们这代人出于对龙文化的一种尊崇,而且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就像一群小龙一样,有实力、有干劲、有同样的志气。这场征程,从成都水碾河的17张桌子开始了。

  开业初期,小龙坎的生意并不红火,经过三个月的奔波宣传,前期萎靡的生意终于有了明显起色。

  刚开始,食客们总抱怨锅底太辣,但作为味道把控官的陈刚却不为所动,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会帮小龙坎打赢这场仗。很快他们发现,口嫌体正直的顾客一边抱怨,一边却还是络绎不绝拿着等位的号码牌。

  陈刚说小龙坎就是要不忘初心,“我们把小龙坎定义为这种辣度,那么坚守这种口味就是我们最大的底线在小龙坎你一定吃不到不辣的红锅,鸳鸯锅是对习惯的尊重,但卖“不辣红锅”就不能算是小龙坎了。这场关于初心的较量,陈刚赢了。

  第一家店受到认可后,紧接着迅速扩张到三家店,再到2015年趁热打铁进驻春熙路,此时的小龙坎不仅获得了顾客的口碑,更在餐饮行业真正掀起了波澜。此时的陈刚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开好一家火锅店,而是“把目标定位做出像样的品牌,让整个行业看到我们小龙坎。”

“龙”腾虎跃谋发展

 

合团队之力

  小龙坎是原滋原味的重庆老火锅,加上别具匠心的特色菜和用心的选料,味道没得挑。但如果要把小龙坎做成一个在火锅红海里杀出一片天的龙头品牌,必须有更专业、更有想法的人出谋划策。

  陈刚认为,现在的火锅市场拼的都是资源整合的能力,是团队管理的能力。所以,这个80后管理团队开始跨界整合资源并组织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公司化运作。

  同时,小龙坎的合伙人们都十分具有“团队精神”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献计献策,不断磨合,定期召开会议,明确股东之间的分工,最终一起成就了现在的小龙坎。从1.0版到2.0版,再到高端品牌——小龙翻大江的创立,都是稳扎稳打,接下来,小龙坎的连锁拓展也将会按照股东会的决议一步步推进。

守坚持之心

  陈刚认为,小龙坎的成功之处一是在于一直坚持做好味道,并始终以产品为中心,以味道为中心。坚持牛油火锅底、坚持地道川味、坚持选择好的原料,从优质原产地直采:甘肃的花椒、贵州的辣椒、青海新疆的牛油、云南的香料等;

  二是坚守食品安全是底线、好原料是基础、好味道是力量、持续创新是关键。小龙坎逐步实现品质和口味的标准化管理,建立漫味龙厨智慧工厂进行优质原料配合标准化生产,确保小龙坎的味道水准;推出全流程油料监控系统,让消费者了解一次性底料的“来龙去脉”。

 

趁流量之势

  小龙坎的崛起也赶上了自媒体的发展趋势。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自媒体平台市场化,大批KOL与品牌进行联动营销,凭借内容传播运作,获取了相当大的流量红利。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小龙坎”、“减肥路上的坎,道道都是小龙坎”。直击吃货内心的文案,加上媒体宣传,以至在游客心中形成“到成都不去小龙坎排一排队,打卡拍照发圈,似乎这一趟旅途就不圆满”的消费期待。

 

塑品牌之魂

  2016年,餐饮行业兴起加盟风潮,小龙坎趁势大力发展加盟店官方信息显示,2016年开放加盟,2018年拥有600多家店时目前全球门店900多家,年轻小龙坎正在超速发展。在门店快速落地全国的同时,小龙坎继续在后端发力,从底料生产加工、物流运输、教育培训、装修设计等产业链各环节入手,形成完整的供应闭环。

  同时小龙坎打造了自己独有的IP文化:以中国传统“龙”为原型,运用卡通手绘的表现手法,塑造一个憨态可掬、活泼开朗的原创IP小龙侠。这个IP形象不仅符合小龙坎年轻、时尚、亲民的整体调性,更增强了品牌的辨识度。围绕该IP元素,小龙坎推陈出新,不断研发底料礼盒、方便火锅、下饭酱等衍生产品。

小龙坎从零开始,快速增长,离不开陈刚和他的团队的努力。

  作为陈氏传统火锅底料炒制工艺第四代传人,陈刚对火锅餐饮管理策划、成本控制、市场定位、创新理念及技能和人才的培养均有一定的见解,尤其善于对火锅底料制作的研发。

  他坚守传统,敢于创新,完整继承祖传的制作技艺的同时,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生产,根据各地食客的口味需要开发新的配方,追求口味与营养的结合;即便是现在,仍不断学习饮食相关知识,虚心向食品科技院校的专家与老师傅求教。

小龙坎的发展,也离不开时代赋予的潜能和价值。

  陈刚认为,早在创业之初他们就做了“正确的选择”。当初选择了火锅赛道,正因为火锅是一个能持续增长的赛道,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赛道,好的赛道,决定了付出努力之后产生结果的效率。

  研发是行业趋势所向,也是时代所需,他们单独成立了“小龙坎研究院”,管是菜品衍生品口味的研究还是餐具的设计等,都拥有自己的产品库并且和江南大学进行合作,在油脂方面展开专业研究。小龙坎依据后端赋能,在产品研发、精细化运营等方面强势发展。

 

  火锅市场的盘子在越做越“大”,而小龙坎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动作是在越来越“小”,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提前深入更细分的市场是他们要突破的重点方向。

  消费升级催发的火锅3.0时代到来,让餐饮消费场景的拓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小龙坎把门店提档升级成2.0版,一是设计更丰富的年轻化互动空间,二是打造城市地标,凸显城市文化;还推出了小袋装底料、mini火锅菜、龙小茶等新品。

  未来,作为生态文明践行者和四川美食文化的传播者,小龙坎火锅将继续保持创新探索,强化企业责任担当,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陈刚如是说。

  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计其数,他们聚集在成都春熙路,只为品尝一番成都火锅神话——小龙坎

  刚开始做了好多年餐饮后,才开始做小龙坎做了几年火锅类型之后,陈刚发现也没有一个品牌能够在整个行业里面提及,让人都觉得这个品牌不错,或者说这个品牌做得挺好的’。从此,他开始想要一个品牌在行业里面能够别人一听竖起大拇指

  就算是拥有丰富餐饮经验的陈刚,在创业之初想的也不过是做一个让行业认可的火锅品牌。但也正是这种对肯定的渴望和对产品的坚持,让小龙坎收获了成功。仅用五年时间,小龙坎迅速占领全国300余座城市和海外13个国家,全球门店900成为真正人人称赞的国民火锅品牌,吃过小龙坎的人都说小龙坎重新定义了四川火锅。

  陈刚回忆在海外发展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第一个就是外贸的事情,把所有的食材底油底料装修材料这些东西要运输到海外的门店,过程当中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包括在海外建一个店周期也很长,在国内建一个店基本上三四个月就能够搞定,在海外建一个店,没一年半载的根本就搞不下来第二个就是人才出不去,人才输出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即使海外发展困难重重,陈刚也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并且为保证品质和特色,小龙坎要求所有门店必须按照标准调配锅底,仅菜品可根据当地元素进行调整让小龙坎成为世界的品牌,这是陈刚的愿景,也是四川火锅的最高目标。

 

  未来,陈刚计划在海外底料工厂用当地的原材料油脂,就在当地制作制作完分配到每一个门店,

热门点击

Hot news

四川省火锅协会

联系电话:028-61380866

成都市吉泰三路8号1栋1单元1109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