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期行业资讯:
下沉市场:火锅企业往三四线城市蔓延,建立庞大社群有生流量!
主编 | 严龙
责任编辑 | 冯永地
图文 | 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餐饮市场中的火锅赛道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近年来,从城市分布来看,很多火锅品类和品牌均在向下沉城市倾斜。
数据显示,一线到四线城市的火锅门店数增幅呈阶梯式分布,越是三四线城市高价火锅店增幅越大,说明火锅品类正在往下沉城市发展,发展态势超过一二线城市,同时一线连锁火锅品牌正在快速下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口占比高达77.55%,庞大的人口基数自然对应着同样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很多火锅企业为了流量增长,将获客目标从以前的一二线用户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用户。

相比一二线城市的寸土寸金和持续上涨的人工成本,三四线城市有着相对低廉的房价和宽裕的人手。而且消费力不亚于一二线城市,这对众多火锅企业来说都充满了诱惑。
下沉市场的门店具有先天成本优势,前期门店运营投入少,只要充分利用成本优势,找准城市定位,精准营销,后期营收和回利自然不会低。

消费者可以在方方面面刷新到大品牌的产品信息,一旦有一天该品牌把线下门店拓展到了自己所在的城市,那么必然会吸引大部分顾客冲着品牌名气来消费,火锅店亦是如此。
新开张的火锅店相较于本地品牌更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尤其是网红店铺更会吸引大批年轻人进店。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分享消费体验,直接帮助店铺进行二次宣传,形成推广循环。

海底捞为例,下沉也确实为海底捞业绩带来了新亮点。2019年,同店销售增长率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为-0.2%、-1.9%、8.3%。
呷哺呷哺2020年财报也显示其一线城市净收入为15.2亿元,占比44.0%,低于2019年的48.3%;2020年一线城市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28.2%,下滑幅度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小龙坎、蜀大侠等也早就将目标瞄准了三四线城市,正加速扩张中。

一二线城市门店的收入增长逐渐乏力,消费能力稳步提升的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各大火锅品牌发展的香饽饽。火锅界的“老大哥”们也不断向下挖掘,开垦新市场,期待在此实现营收新增长。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市场正急剧扩容,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其增长空间和动能都是极大的,市场下沉大有可为。而下沉市场也代表着营销方式的更新,甚至可以说是颠覆,5线小城火锅,80%靠社群!

社群营销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但是通常人们做社群营销都是这样:建群,拉人进群,为了吸睛发红包,发广告,最后沦为广告群,结果就是很多人慢慢退群,甚至群主都见不到了。这基本就是一个群从建到废的全过程。
就好像餐饮:看着起高楼,眼见宴宾客,眼看楼倒塌。

对于下沉市场来说,微信群运营是现在最好的社群运营。社群运营是要把相同爱好的人组成圈子,并且让这个群体实现价值。社群需要维护的,而不是圈起来就万事大吉。

社群在运营中一定要有活动,而且活动是多种多样。具体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操作。如何进行社群运营?其实并不难:
一、设定会员日。例如:每周三设为会员日,在会员日当天会员菜品8折,节假日除外。
二、抽奖。例如:设定每周一社群抽奖。奖项设置3-5名不等。
三、生日奖。凡生日当天到店消费的会员可获赠长寿面或者水果拼盘等。
四、每次抽奖介绍后,在群里发红包,并且恭喜中奖人,此举可活跃气氛,给中奖者一种仪式感。让社群人员也有真实感、喜悦感。同时也能促进中奖者将消费情绪进行传播。正所谓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五、当中奖者来店时,可拍照或者视频发到群里,并表明今天来兑奖了。且水军要发挥作用,带头鼓掌,表示羡慕之类的话,制造氛围,并且含蓄表扬店家。然后管理员要出来控场,对客户支持表示感谢,也可发红包活跃氛围。
六、当群里有人提出质疑,管理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安抚并积极做出解决。不能让问题在群里激化,水军也需要从旁观者角度进行积极劝导。
七、对广告一定小心控制,不能沦为广告群。
八、对用户进行更细分画像,在有信任感的前提下建立更高质小群进行有价值的深度开发。

社群成为顾客日常不可缺少的一个交流场域时,微信群就已经不单单是福利群,更多是让顾客之间自动自发建立互动,形成交流、复购的正循环。
把社群成为一个交换趣味、交换情绪的空间,那么,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化,社群也会焕发新的活力,可能内部就会自发生产内容。
当社群被顾客喜爱并形成正向的活力循环,就会成为门店看不见的有生流量。

餐饮难做,火锅企业不断在找寻新的出路,下沉市场确实是一块充满诱惑力的蛋糕,但是深入之前,各位火锅人也一定要做好全面准备,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被夸上天的“视频+种草”营销方式,有可能最终还是会被社群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