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浦东发出上海市首张包含“预制菜”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组合多样、种类丰富的预制菜有了更规范的生产体系、更快的落地速度。

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报道内容
作为餐饮市场上的新产品,烹饪和携带更加方便的预制菜,正满足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家庭聚餐和露营野餐的需求。预制菜,成为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新兴热门产业,国内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超过7万家,去年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万亿元。
艾媒报告中心数据
市场表现日渐火热
方便快捷的预制菜越来越受消费者追捧,春节期间,除了年夜饭堂食市场迅速恢复外,日趋成熟的预制菜也逐渐成为家庭年夜饭餐桌上的主角。就在刚刚过去的农历癸卯春节,多个生鲜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预制菜市场销售持续高涨。
可以看到,各大生鲜平台均设有“预制菜”专区,菜品包括海鲜套餐、火锅套餐、佛跳墙、狮子头、松鼠鱼等多款节日喜庆大菜。盒马数据显示,82%的30~35岁的消费者,对“年菜套餐”有一定认知,其中超六成消费者愿意购买预制年菜,这一批年轻用户,已经成为预制菜的消费主力。
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预制菜正逐渐成为年夜饭餐桌上的主角。目前超过五成的用户会使用预制菜,在北京、上海等追求快节奏的一二线城市,预制菜的“上桌率”则更高。

政府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也瞄准这一餐饮新赛道,不断规范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工作。2023年1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出台了《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方案明确了上海市范围内8大类23小类食品纳入预制菜范围,速冻、冷冻、冷藏、常温预制菜确认了相应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及审查依据,并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方案出台后,深耕生鲜领域多年的盒马鲜生也立即着手预制菜生产许可申请,商品送检、材料准备等工作均在有序进行中,首批计划上市的预制菜包含鸡汁百叶包、春卷等20多个品种。益海嘉里也计划在浦东新区启动益海嘉里(上海)综合食品产业基地,规划以预制菜项目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打造集供产销于一体的预制菜生态体系。
日益精进的预制菜,开辟出一条美食新赛道,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快速复苏。

行业思考创新升级
受疫情影响,频繁的居家让消费者逐渐养成了买快手食材、预制菜的习惯,预制菜产业不断崛起,但同时也引发不少思考。有调研数据显示,预制菜食品安全问题最受关注;消费者亦期待未来预制菜能有更多选择。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要求不只停留在高效便捷,而是愈加重视菜品是否营养健康、口味是否新鲜地道、菜品种类能否更加丰富。这对餐饮企业的供应链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将倒逼行业在菜品研发、速冻锁鲜、冷链物流、包装工艺等方面精益求精、全面升级。
现在,越来越多的餐企入局预制菜,而当助推发展的因素散去,预制菜产业将开始一场真正的较量。获得可持续性的市场发展空间,赢得消费者的长期青睐与信赖,考验的不仅是产品力,更是企业生产技术和创造差异化的能力。


随着消费升级和冷链物流布局,预制菜市场增长率逐年上升。有机构预测,未来6年到7年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预制菜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大爆发。
在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企业需要不断迭代更新预制菜生产技术,创造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场景,让预制菜坦荡前行,让顾客明明白白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