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期间,旅游、探亲、聚会需求交汇爆发,点燃了全国的餐饮市场。随着餐饮行业的逐渐复苏,市场也逐渐恢复往日繁华,有了以往的人间烟花气息,街道上也有了熟悉的人流量,餐饮行业迎来一股春风。

大体量大品牌显优势
火锅可以说是餐饮界最为成熟的品类之一,受大众认可的火锅品牌众多。当人们的生活逐步走向正轨,火锅这种既好吃又拥有巨大体量的餐饮,自然成为热门选择。从众多火锅品牌春节期间颇为亮眼的经营指标就能看出:
呷哺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呷哺呷哺(品牌)2023年春节总体营收比2022年春节增长126%,呷哺呷哺1月份单日营业额刷新销售纪录的餐厅已超60家,约占在营餐厅数量的1/10。湊湊火锅方面,春节档总体营收比2021年、2022年春节增长51%、21%。从区域来看,太原、郑州、石家庄等二线及旅游城市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海底捞方面在春节期间客流量也呈现大幅增长趋势。1月23日到27日的5天里,海底捞共计接待顾客超650万人次,比上周同期客流增长20%。1月26日海底捞单日接待顾客超135万人次,这一数据已经超越了今年元旦的阶段性客流高峰。海底捞北京门店除夕到初六,共计接待顾客超35万人次,位居全国榜首。

多选择多渠道添动力
2023年春节餐饮火热开局,餐饮业门店客流量增长显著,但也有不少消费者依旧选择居家用餐。
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大年初二这3天,海底捞外送单量同比去年提升超160%,其中大年初一单量同比去年提升近两倍;一线城市的外送需求更为旺盛,北京市大年初一的外送单量同比暴增近5倍。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人潮回归促进作用外,火锅餐饮行业之所以能够获得较快复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线上外卖与线下堂食相互促进,为餐饮复苏增添了新动力。
线上和线下分别布局,能够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消费者喜欢来线下堂食享受社交氛围,而线上下单则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方便,激发大家更多的餐饮需求。

常思考常更新促发展
火锅市场竞争向来激烈,快发展、快洗牌,整个赛道持续内卷。并且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火锅品牌不仅在口味上卷,在产品上卷,更是在品牌运营、空间设计等方面内卷到了极致。不管是业界还是消费者,都能看到,目前市面上的头部火锅品牌都很“拼”。
据数据显示,自2019-2021年,火锅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量连年增长,2021年为6.9万家,年均涨幅9.19%,与此同时,火锅相关企业新增的注销,吊销数量连年下降,从这两组数据来看,火锅店的存活率在逐年提升,彰显了业态活力,一个积极思考,不断更新的行业,必然会抓住消费者真正所需,从而实现行业品牌的整体进步。

随着餐饮市场的逐步回温,火锅业态也在慢慢升级,相对于三年前也会有一些变化,数据只会增长,而不会减弱,因此很多投资者也把目光转向火锅餐饮行业。
同时,人们的消费热情高涨,面对行业的“确定性增长”,众多火锅餐饮商家也铆足了劲,希望能够抓住复苏红利,添柴加火,助燃“人间烟火”。火锅行业,或将迎来更多新的可能。

作为疫情后迅速恢复的行业之一,火锅用自己的魅力和实力,吸引着更多的消费者。回血,是因为火锅能够满足大众的社交需求,是因为火锅能够实现大家的餐饮喜好,是因为火锅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不断进步。
面对春节的繁荣,火锅餐饮人要燃起信心,迎接光明;面对未知的未来,火锅餐饮人要坚守优势,继承创新!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