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久未见面的家人团聚一堂,到处都喜气洋洋。团圆少不了共享美味,热闹团聚也推动着餐饮行业的发展。
据商务部监测,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6.8%。餐饮消费表现尤其抢眼,有关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5.4%,店均消费增长10.8%。年夜饭消费好于预期。
往日的阴霾逐渐散去,今年春节,餐饮行业又开始散发新的活力!
▲图源蓝鲸财经
春节市场稳军心
作为知名的美食之都,春节期间成都20个重点餐饮品牌的30个门店客流量同比增长21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120%。四川天府新区、新津、金堂等近郊区域更是积极开展“大庙会”“灯会”等各种新春活动,拉动附近区域餐饮销售较去年春节增长约30%。
小龙坎火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节成都区域门店的来客数约为4.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超六成。红红火火,足以形容这个春节的成都餐饮消费市场。

▲图源网络
各大餐饮门店客流提升,大龙燚、蜀大侠、大妙、小龙坎等火锅店再现超长排队场景,营业收入大幅回升。门店外的人流展现出红火的年节氛围,甚至有些队伍排至百米有余。
大年初四,吼堂老火锅更是创造了三年内的排队新高峰,当天其太古里店实时排队1800多桌,全天累计取号4000多桌,创下单日排队4000单的历史最高水平。
▲图源网络
同时,非一线城市的餐饮市场业绩也在返乡潮影响下全面增长。海底捞表示,受返乡潮带动,银川、邢台等地的部分门店翻台率超过了8次。西贝也称,非一线城市门店堂食恢复情况较去年也更为迅猛,陕西、甘肃、湖北区域的增长率均达到40%以上。
▲图源网络
政府助推燃希望
2022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同时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为恢复市场活力,创造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多地政府都推出政策助力经济发展。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商务局联合对外发布《清理隐形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北京更多商圈将尝试外摆经营方式,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
▲图源新京报快传号
外摆的经营,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触手可及、多样化的消费体验,为商家延长了服务半径,提供了更多销售可能性。而由此带来的情景式街区,则丰富了城市的消费场景、增加了城市的趣味感。外摆经营既是招牌,也是促销。
随着一系列优化防控措施接续落地,各类经济活动逐步回归正轨,为回暖的市场再添一把柴,增加消费场景、提高消费能力,将消费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才能把从春节延续而来的消费热情持续得更长久一些。

▲图源网络
今年的春节对很多餐饮人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大量客流的涌入无疑为很多品牌和门店带来生机,“座无虚席”和“大排长龙”背后是餐饮老板坚守的心。
而对消费而言,春节更是搅动市场的“一池春水”,在积极的市场反馈下,如何调整市场,如何顺势而为,也成为更多餐饮人要思考的问题。

▲图源网络
春节,是市场给予餐饮从业者的一剂强心针,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助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