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还在路上,冬至已经欢欢喜喜地打头阵,酝酿着冬腊月的气氛。作为年前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始终是人们非常记挂的日子,在民间也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这一天,很多地方有吃饺子、汤圆、羊肉的习惯,以祈求来年顺遂、温暖。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习俗,尽管大家选择的食物不同,但冬天的仪式感是一样的。
虽然现在处于特殊时期,很多人或是无法出门,或是无法团聚,但是也无法消散大家迎接年节的热情。对刚刚康复的消费者来说,这一天或许是驱散寒气、喜迎新春的小型聚餐好时机;对经历了漫长寒冬的餐饮人来说,这一天或许会成为年前一次小型消费热潮。
节气和寒冷的季节撞了个满怀,除了饺子和羊肉,火锅也可成为冬至的仪式感之一。不管是在家还是外出,很多人都选择吃上一顿热乎乎的火锅,与温暖相伴。
堂食依旧有魅力
19日下午,北京市宣布恢复堂食、取消新十条要求外的复工复产场所核酸阴性证明查验等。随后,北京多家商场陆续发出餐饮堂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通知。
即便是满城皆“阳”的当下,开放堂食对很多消费者而言也是很好的消息。“堂食自由”也为餐饮行业带来一丝希望,20日晚上,海底捞火锅荟聚中心店客流量就有了一个明显的增长,接待了100多桌顾客,店内不少菜品都提前卖完了;第二天下午甚至还需要排队等位。
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称,自12月16日起,呷哺集团华北市场迎来恢复堂食的首个消费小高峰,部分餐厅客流迅速回暖,重现排队等位的场景,其中北京朝阳大悦城、新奥购物中心、石景山万达等社区商圈的餐厅客流迅猛恢复。
疫情虽未结束,但人们的生活要继续,随着第一批“小阳人”的不断康复,地铁上、大街上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冬至这样的特殊节气,享受一顿热乎乎的美食,成为很多消费者慰劳自己的方式。
各餐饮企业也在这一天铆足干劲,老乡鸡冬至鸡汤节活动沸腾开场,全国门店50万份温暖鸡汤好礼,“不管气温几度,沸腾就是我们的态度”。老乡鸡用暖暖的鸡汤,慰藉冬天不容易的你。
蜀大侠火锅在冬至当天推出冬至限定活动,只要冬至当天在店内用餐,就赠送限定手工水饺,新鲜现包的水饺是节日氛围的象征,也是蜀大侠对每一位顾客暖暖的祝福。
线上需求稳增长
今年冬至,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少消费者都将就餐需求转移到线上,预订外卖和上门配送服务出现明显上升。重庆地区,光是羊肉汤锅的线上订单量,就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5倍。
除了外卖订单迅速增长外,各种搭配好的半成品组合食材也加入热销行列。这种小分量的组合食材,免去洗菜备菜环节,也避免买多造成浪费,回家搭配赠送熬好的高汤,操作十分方便。对于年轻的消费者,和目前不方便操作的食客而言,半成品组合是很好的选择。
同理,预制菜也成为备受欢迎的线上购物选择。作为少数受益于疫情的食物饮料版块,它们的消费主力多为有家庭背景的知性女性,疫情恰恰提升了她们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消费欲望也逐渐被提升。
数据显示,叮咚买菜平台在北京和上海关于自己制作汤圆、饺子的食材销售量也在稳步提升,上海肉馅类产品的备货量相较于平时增加了5倍,还新增了湘村黑猪肉馅供应;而在北京,冬至前后共有9款肉馅在售,覆盖猪肉、亚麻籽肉馅、牛肉馅等,冬至当天的备货量是周末高峰销售的3倍,预计总量超过2万盒。
冬至已到,春节还会远吗?不管是餐饮人还是消费者,今年的冬天都十分不易,生意难做、生活难过,每个人都被疫情影响。希望这个冬至,大家都能够拥抱温暖、享受美味,缓解阵痛,迎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