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发展难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0040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疫情反弹比较严重的三四月份,餐饮收入依次为2935.3亿元、2608.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6.4%和22.7%。同时,大量的餐饮企业关门。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餐饮店注销数量约37.3万家。餐饮企业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2022年疫情反复下,火锅业再受重创,Q1门店规模减少超10%,Q2完全无复苏迹象。截至2022Q2,全国火锅门店规模约为53.4万家。行业龙头纷纷发布亏损预警,今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167.64亿元,同比下降16.57%;净亏损2.66亿元;呷哺呷哺营收21.56亿元,同比下降29.22%;净亏损为2.78亿元。
▲图源辰智餐饮大数据研究中心
黑马涌现格局变
但生意猫数据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餐饮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受创业投资人的青睐,火锅行业更是如此。疫情冲击下,火锅门店规模大幅萎缩,部分龙头火锅品牌纷纷实行“及时止损”的关店策略。头部实施关店策略,但火锅的整体规模仍然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的整体规模比2021年增长416亿元。
在困境中退场的企业腾出部分市场份额,一些新兴品牌从此抓住机遇,迅速抢占市场,成为困境中的一匹匹“黑马”,为行业注入活力,带来希望。

▲图源中国加盟网
品类健康化:疫情影响下,消费者更加追求健康饮食概念,一些主打新鲜健康的火锅品牌就成为消费首选。比如上海一家专做鲜牛肉的火锅店,在封控结束后,门店销售额竟然上升了20%。他们也抓住这一特征,在原有基础上大力发展健康原生态的餐饮理念,从原材料入手,只为消费者提供不经深加工处理得好牛肉。
价格实惠化:近年来经济大环境的低迷,影响社会消费水平,消费者开始更加追求高性价比。江西季季红火锅疫情3年,不论是营业额还是店面数量都是“增长”,就是因为他们坚持超高的性价比。疫情当下,维持正常的生活花销已属不易,想要促进消费,只能用看得到的实惠吸引大家。
细究近两年仍能保持增长势态的火锅品牌,“差异化”特色打造是他们的绝对王牌。不管是独具风格的用餐场景,还是新鲜新奇的细分品类模式,亦或是强势出圈的营销模式,都为火锅行业带来了更多困境下的新解题思路。
困境解题新思路
后疫情时代,火锅餐饮人发展受阻已成事实,但困境之中总有转机,如何透过眼前的失败学到更多,如何化危机为新机,值得重新思考。尤其是一些品牌早期发展中被忽视的问题,更是可以在此时一起探索解决。
提升抗压能力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变化,越来越多餐饮品类开始入局社区餐饮。相较于频繁被要求关闭的商圈店,社区店受封控影响相对较小,在后疫情时代展现了明显的抗风险能力。
将经营阵地从商圈分散转移到社区,脱离了商圈统一营销活动和扣点的捆绑,避免了在营销上投入过高费用。而且一旦遇到堂食停摆,品牌还可以通过长期深耕社区建立的顾客社群,在线接收订单。

捕捉市场风向
在火锅品类中,特色火锅门店数量占比超过半数,大众需求不断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勇于“尝新”,让特色火锅有了创新发挥的机会。起源于海南的糟粕醋火锅,就成为今年火锅季的“一匹黑马”。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要学会在茫茫市场中抓住新商机。不管是新奇口味还是运作模式,都值得挖掘。喜欢尝鲜是当下餐饮消费主力军的一大特色,开创新鲜玩法,或许会吸引更多关注。
疫情带来的无限痛苦和思考,对餐饮人而言似乎不全然是坏处。毕竟在如此逆境下仍能生产、发展的品牌,自然能经受更多风雨的洗礼而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