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经营困境。疫情反复导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各行各业都深受影响。禁止堂食、居家封控、静默,无数餐饮人倒在了这些“寒冬”中。
但严寒之后总有春光,随着一系列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出台,和各地管控政策的放松,餐饮人们似乎即将熬过这场漫长的“冬天”,走向春光明媚。
郑州:堂食有序恢复
11月29日晚,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自11月29日24时起,郑州市结束“流动性管理”,转向常态化疫情防控,商场、超市、电影院、餐饮场所等经营活动有序开放。12月1日晚,部分餐饮场所和影院也陆续恢复营业,不少餐企恢复堂食。
在恢复堂食的第一个周末,郑州大卫城、二七万达等多家商场客流量明显增多,不少热门店铺甚至排起了长队。作为备受消费者喜爱的餐饮品类,火锅成为很多市民堂食消费的首选,很多火锅店门店都排满了等待就餐的顾客。一位正在排号的消费者表示,“期待已久的堂食终于恢复了,第一顿必须安排火锅!”。
为了让消费者用餐更安全,开放堂食的餐厅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餐厅对所有区域都进行了消毒,更换餐具,准备新鲜的食材,并要求工作人员持有24小时核酸检测证明上岗。排队区域还安排有工作人员引导顾客扫场所码,间隔排队等待就餐。
自堂食开放以来,客流量不断提升。海底捞郑州一家门店店长表示,11月30日上午不到11点的时候,首批堂食顾客就到店了,截止下午2点,门店已经接待了50多桌顾客,晚上的预订还有30多桌。
广州:多区恢复堂食
11月30日下午,广州发出最新通告,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解除临时管控区,不少餐饮商家陆续接到恢复堂食的通知。在确认恢复堂食后,很多餐饮人第一时间召集门店里的员工打扫卫生、做好消杀,准备营业。
周末邀上三五好友,在街边餐馆前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打边炉”,火锅香味随着热腾腾的蒸汽飘散开来;恰逢广州降临强冷空气,火锅成为更多消费者就餐的首选。
在停业期间,大龙燚火锅广州店每天都会安排员工打扫卫生、对餐具进行消毒,为随时恢复营业做准备。11月30日晚上,大龙燚火锅广州四家门店率先恢复营业,到了12月1日晚上,客流量明显增多,最热闹的门店甚至晚上九点前进店还要排队。
其他火锅品牌经营状况也恢复良好:怂重庆火锅8家门店恢复正常堂食,门店整体业绩恢复比较良好,大部分门店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湊湊火锅广州总体业绩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甚至番禺区的湊湊当日营收取得两位数的增长。
北京:多家商场恢复营业
12月3日以来,北京两日内已至少有14家商场发文称恢复正常营业,虽然堂食暂未恢复,但是开放了餐饮自提和外卖业务。
尽管尚未恢复堂食,但不少餐馆门前都有外卖骑手忙碌的身影。商场门卫,成排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几十份已经打包好的餐食,几名工作人员帮忙查看订单号,方便骑手们快速取餐。“今天中午在附近送了20多单,基本都是从这儿取的。”一名取餐骑手说。
严冬过去,静待花开
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防控措施的发布,对很多餐饮人而言,都是一剂稳定的强心针。更加科学精准的防疫政策,让群众的工作生活逐渐恢复到正轨,线下就餐消费的习惯自然延续,餐饮行业自然拥有了逐步恢复,甚至赶超过往的盼头。
但不可否认,在放开初期,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对整体社会环境产生害怕,或者因本身经济情况短时间无法恢复,导致线下消费热度无法大幅提升。这一阶段,依旧是对餐饮行业的挑战,如何度过爆发前的平静,需要各餐企经营者们反复思考。
随着社会面的逐渐放开,餐饮行业即将不用再害怕门店时开时关的“黑暗时光”,而是迎来全新机遇和挑战。
疫情常态下,紧抓消杀防疫成为门店经营的基本要求;线上消费也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常态;消费者对餐饮品类新鲜度的追求等,都需要餐企面对不同情况做出调整。
经过三年疫情的洗礼,坚持到现在的餐饮人都十分不易。感谢过去努力的自己,才能坚持到如今;也希望未来大家足够幸运,最终能够一起携手迎来春之黎明!
▲图源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