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火锅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和巨大的消费市场。自古以来,华夏人民就喜爱支起一口锅子在里面涮煮食物,发展至今已经根据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风俗被划分为多种派系,包括川渝火锅、北派火锅、粤系火锅、台式火锅、云贵火锅等等。
无论在哪里,火锅都备受消费者的欢迎。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火锅行业发展与消费行为监测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8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89亿元。
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背后,离不开众多火锅餐饮人的努力。从品牌经营者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在助推火锅行业不断向前。
一次完美的火锅体验,是由辣椒、花椒、牛油等各类佐料精心搭配烹饪而成,是配合刀工精湛、摆盘精美的菜品涮烫而成,更是贴心周到的服务点缀而成。这些细节之后,是无数从业者的辛勤劳动,但是却缺乏一个专属的工种名称来指代。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面向社会发布,“火锅料理师”作为中式烹调师职业下的新工种正式出现,填补了火锅行业没有专属职业工种的空白。
根据官方定义,“火锅料理师”是指从事火锅锅底、酱料、蘸料制作、菜肴预制、菜品切配并具备一定餐饮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员。从此,火锅行业有了更规范、更标准的人才评定方法,未来也将培养出更多专业型人才。
作为传统的餐饮服务行业,火锅行业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但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人才的培养却略显瓶颈。
许多火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治理阶段,未将人力资源治理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上来。在这种落后的人事管理体制下,员工的工作满足感下降,流失率上升,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由于火锅行业进入的门槛较低,对从业人员的学历、专业技能等要求都不高,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落后,文化程度不高,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系统接收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很少,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加强对管理体制的规划和对员工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1.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与开发
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关心和培养员工,给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努力工作改变命运”概念。
再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人员招聘培训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个员工都有发展的空间,从而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制定规范的员工工作守则,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在规范员工行为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2.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升
随着“火锅料理师”这一工种的出现,火锅从业者素质培养有了更明确的方针。企业可以建立培训与培养并重的人才教育体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兼具系统性和超前性的人才培养长远规划。
四川省火锅协会作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也在不断强化行业内部人才升级,组织举办了“中式火锅技能竞赛国际评委培训班”“四川火锅职业行政总厨培训班”等各项职业技能培训;“世界中华火锅宴大赛”“中国火锅爆品大赛”等职业技能展示活动。
▲图源中新网
以激活内需、产业融合的思路,培育火锅领域“工匠”,助力打造火锅产业新辉煌,推动火锅企业技术创新,丰富火锅产品种类,更好地向世界传递四川火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