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学会用火烹制食材以来,食物以各种形式被呈现,煎炒烹炸花样繁多,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作为美食大国的中国,为人类贡献了无数美味,其中火锅尤为美名远扬。
自从中国人学会用火及制作土陶以后,火锅意义上的烹调形式即出现。时至今日,不论食材、器具及燃料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巴蜀火锅的传统风味和制作工艺并未消失,很多火锅店仍保持着纯正的原汁原味,以其风格迥异的口感呈现满足着中外不同层次食客的饮食需要。
1.以“型”呈现地区特色
说到火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热辣滚烫,但这个流传很久的餐饮类型在全国各地其实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北方很多地区天气严寒,火锅需要长时间保持高温且最好有已经煮熟的食材,这种环境下,暖和方便的“土火锅”应运而生。一口厚底座、圆肚子的铜质锅子,炭火旺盛,周边一圈汤水鼎沸,也可在里面码满煮好的食材,食用完在涮烫食材,最配冬雪。
红彤彤的辣椒花椒象征着巴蜀人的热情和勇敢,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巴蜀火锅用麻辣刺激人的味蕾和感官的同时,又牢牢扎根于巴蜀大地,吸吮着四川麻辣文化精髓,承接历史脉络,紧跟时代潮流,传承文化内涵。
再往南去,火锅则少了几分燥辣,多了些不疾不徐的人间妙味,品新鲜味道的潮汕牛肉火锅、清鲜的顺德粥底火锅、在寒风中火热的姜母鸭、面山朝海的椰子鸡火锅等,以清新汤底涮取生鲜食材,成为他们的特色代表。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了光是从外观而言,就各具特色的风味火锅。
2.以“味”包容万般食材
各具风味的火锅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管怎么搭配,最终的食用目的都是涮烫。
“万物皆可涮”,是火锅最鲜明的标签。只需准备一锅热锅底,以麻辣、清鲜等各色形式搭配食材,都能让人瞬间感受到强烈的味觉盛宴。无论是生猛海鲜、健康鲜蔬还是猪羊牛肉,只要处理得当,都可以在同一锅里翻滚。
两广沿海地区盛行的打边炉里,藏着的是海洋的壮阔。虾、蟹、花甲、鲜八爪鱼、生鱼片等各种海鲜,点化了肉与骨熬制的醇厚汤底,浓香、清鲜。
海南当地酿造米酒剩下的酒糟制作而成的糟粕醋,夹杂着丝丝甜意与米香。酸酸辣辣的糟粕醋火锅,配上当地特产鱼虾,和大名鼎鼎的文昌鸡,别有一番风味。
滋补养生的猪肚鸡火锅,用生猪肚包上鸡,鸡肉极其滑嫩。除猪肚之外,还可涮煮各色猪杂:粉肠头、猪天梯、黄沙润、骨髓、生肠,口感奇特,滋味无穷。
3.以“香”延续中国味道
常吃一样东西,就算是山珍海味、各色珍馐也会腻烦。而火锅这个品类,似乎以自身的独特性,实现了口味全覆盖。各地有不同的主打锅底,同样的锅底各家也都各有秘方,也会因为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随之变动;会因为继承人的想法不同而进行改良;更会因为时代选择的变化而升级换代。
不可谓不与时俱进,不可说不融合创新。火锅更像是一个盘子,至于盘子里摆的是什么,就是百家百味,见仁见智的事,而这也正是火锅备受国人追捧的原因所在。
火锅成为国人最喜爱的餐饮品类之一,无非是因为他的包容性和生活性。火锅,就是中国人生活里的江湖,沉浮一方天地,汇通四海食材;涮得了山珍海味,也烫得了杂碎边角,热气鼎沸之间,多了几分人情来往,一口煮沸的汤锅里,藏着流动的中国味道。 
满堂喧闹中,是翻滚的油脂香气,是氤氲的蒸腾热气,更是满满的人气和生活气。火锅以百味涮万物,而这些滋味也将在欢聚欢呼中不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