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较长的营业空白期、居家隔离、禁止堂食等因素影响着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火锅店经营也大受冲击。2020年,我国火锅市场规模为4380亿元,同比下降15.57%。
但好在有效的防控措施和企业的积极自救助力市场回暖,2021年火锅市场规模达到5218亿元,同比上涨19.13%。同时,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超30亿元资本涌入火锅行业,背后不乏IDG资本、字节跳动、高榕资本、黑蚁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
火锅市场依旧火热,动辄上亿的融资金额,足以证明火锅依旧是条好赛道。火锅业态的竞争始终激烈,且在不断变幻的市场环境下日渐加剧。
于火锅品牌而言,若想在茫茫红海中突出重围,就要强调差异,在不断变化中发掘不同,建立自己真正的优势,从根本上抓住消费者的心。
建立基础优势,实现产业链破局
产品是火锅门店经营的基础,很多品牌围绕产品差异化进行重点打造,并收获颇丰。但产品除了亮眼、吸引人,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供应和品质。
对火锅品牌运营而言,源头产业链的重要程度正不断加强。小龙坎、楠火锅等火锅新势力,也都在强势打造自有供应链。小龙坎成立漫味龙厨,产品线已达300余个SKU;楠火锅设立了供应链中心,对上游供应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已经能实现全品类供应。
强有力的供应产业链为火锅门店经营保驾护航,在此条件下品牌也更易实现大规模连锁化发展。另外,火锅产业链较长,贯穿一、二、三产业,涵盖生产、加工、消费各个环节。上游可以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中游可以加工火锅底料与火锅食材,下游可以打造交易集散、人才培养、文创融合等平台,为形成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有条件的品牌可以加强对全产业链的投入,不仅可以从源头把握产品质量、稳定出品,还扩大品牌覆盖面,以多品类共生发展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

懂得强化营销,实现价值最大化
自媒体平台的飞速发展,让很多餐饮人搭上便车,也让很多餐饮人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抓取互联网红利。互联网时代下的火锅行业,营销和推广成为很多新势力火锅品牌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的敲门砖,凭借社交平台账号收获超高人气的火锅品牌不在少数。
火锅品牌可以借短视频展现品牌特色,借企业号沉淀私域流量,借直播与达人合作引导拉新与提升复购,最终实现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从在线狂欢到线下消费的转化。
但是不管怎样营销,经营者们都要时刻谨记:做餐饮不要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在如何做推广营销,而忽视口碑和自然流量。利用互联网做餐饮是吸引粉丝的高速通道,对于火锅门店来说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效果。做餐饮不是投机取巧,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把产品和服务做扎实才是王道。

巧妙转变思维,多模式并行经营
在“宅文化”盛行的当下,火锅品牌不再只单一地提供堂食这一种模式,食材外卖、火锅菜套餐已成为门店出售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顺应市场需求,对门店经营结构进行调整早已是常态。
今年小龙坎品牌更是推出了自助餐,北京一家提供自助餐的小龙坎火锅餐厅将二层辟为自助区,一层仍为单点模式。店内海报显示,自助模式提供128元和158元两档价位的套餐,一款主打“涮肉自由”,另一个则“实现毛肚自由”。
这类火锅品牌本身在供应链上有一定基础,在布局上存在一定优势。且其自助餐以主打特色品类为招牌,这样垂直的品类也有助于控制成本和选品,提升盈利空间。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餐企们在不断寻找和探索新增长点,消费者更倾向于用低成本来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而性价比高菜品多的自助模式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对于经营者而言,自助模式也能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获客数,这也成为不少品牌涉足这一业务的重要因素。

长远规划,打造差异扩大优势
产品差异化是品牌立足的根本,但是一些产品的易复制性也导致品牌自身建立的优势难以长久维持。这种浮于表面的优势最终难以成为支撑品牌长久运营的重要支柱。
只有明确自己的品牌长远定位,根据目标选择差异化方向,“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让品牌产生真正的差异化和记忆点。
打造产品差异化,就要仔细研究消费者喜好和需求,想他人所不及,开发市场没有的新菜品;同时产品之外的部分也要能够跟上、能够打配合。
打造产品之外的差异化,就要发现时代特色,迎合主要消费群体的喜好进行大胆创新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平衡产品口味和品牌特色,突出品牌特色至关重要。

切记,差异化优势一定要被食客所感知,否则就是空谈,也没办法形成口碑和传播,差异化也就成了自娱自乐。而已建立的差异化特征也需要跟随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阶段更迭而改变。优势,将在不断对细节的调整中扩大。
未来,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仍将无限扩大,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和经营者将带来自己的理解并影响火锅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