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长假可谓是热闹非凡,翘首以盼的消费者走遍了大江南北。游览祖国的美景,品尝各地风味佳肴,旅游业、餐饮业呈现出良好的恢复态势,节日市场稳定、有序。
在这些行业中,餐饮行业的消费热情一直在不断攀升。据美团统计,今年“五一”长假的头三天,我国餐饮消费同比上升了92%,一些餐馆出现了千张以上餐桌排队的火爆局面。

“味蕾旅行”助力行业恢复
这次节假日,“味蕾游”成了许多年轻人外出旅游的“必选项”。“五一”假期,全国各地饭馆再次上演了“一座”“一包”难求的盛况。作为餐饮大省,四川各地的特色美食更是火爆“出圈”。
在成都的宽窄巷子,奎星楼,玉林等美食聚集地,有几家餐厅在晚上的时候排队超过了300张,有几家餐厅排队的时间超过了3个小时。甘孜州有知名饭店和农家乐,就餐率达到95%以上。

作为餐饮行业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类,火锅也始终是大众假期餐饮消费的首选。尤其是在成都这样的美食和旅游之都,更是吸引了无数麻辣火锅的爱好者。
根据商务部的监控数据,像皇城老妈、海底捞这样的火锅店的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客单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平均翻台率都在4倍以上。位于成都的吼堂老火锅更是创下了单日最高近3000桌、翻台9轮的经营记录。

翻台、排队显品类人气
在这个节日期间,许多顾客从上午十点就开始排队领取号码,晚上十一点进入店铺营业,一天的时间都是在排队中度过的,许多顾客等不到堂食,就直接选择外卖到家或者酒店。
成都市奎星楼街一家网红火锅店,放出去的排号则已超过500桌。据工作人员透露,假日期间排队,要等上三个多小时才能吃到。坐落在玉双路的另一家火锅店,网上排队超过400多号,其中小桌321桌,大桌108桌。

海底捞称,“五一”黄金周的头三日,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店共接待了530万名客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5%,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0%。特别是“以游客为中心”的餐饮消费热潮,“五一”首日,在淄博这座新兴的旅游大省,海底捞的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7倍。
呷哺呷哺在五一假期中实现了收入和客流量的双丰收,收入较2022年同期上升了180%,共23家餐饮企业创造了新的营业额。在储值方面,呷哺呷哺也迎来五一火爆假期经济,储值金额2500万,同比2022年增长120%。

“假日经济”拉动餐饮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认为,假期经济对餐饮业的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五一”长假带来的消费增长,也将带动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的业绩。餐饮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也表示,在短期内,假日经济促进了整体消费市场信心的提升,这既释放了此前被压抑的消费,也进一步激发了旅游、文化、娱乐等市场的消费潜力。从长期来看,整体的假日经济发展也会对生产端的企业复工复产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循环起到更好地推动作用。

旅游人数创五年来新高,人气餐厅一“桌”难求,打折促销接连不断,各地普遍存在“人从众”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国内需求的旺盛。
“五一”假期带来的消费高峰,将极大地促进全年消费的增长,这将有助于扩大内需,持续促进消费,使我国经济恢复正常运行。